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近期几起因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通报

时间:2024-07-01 04:36:0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7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近期几起因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通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总传真〔2007〕第5号

关于近期几起因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有关中央企业:
  近日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洪涝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将有关事故情况通报如下:
  1.7月18日16时左右,新疆煤田地质局161队204钻机施工队,在巴音郭楞州轮台县阳霞矿区施工过程中,遭遇洪水突袭,该施工队共有职工19人,洪水突袭时有8人逃生,11人被洪水冲走。到21日,已找到9名遇难者,还有2人下落不明。该施工区域地处戈壁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75毫米。204钻机作业人员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区域设置宿营区,并在周围开挖了排水沟。7月18日15时开始下大雨,15时30分洪水导致的泥石流冲向施工现场和宿营区,水头高度超过10米,瞬间将17.5米高的两付钻塔、钻机、推土机、柴油发电机组、东风载重汽车等施工设备和宿营帐篷挟裹而下,造成施工设备全部被毁和人员伤亡。
  2.7月19日6时左右,云南省保山槟榔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保山市腾冲县槟榔江苏家河水电站小江平坝施工工地发生泥石流灾害,当时工棚内有74人,其中40人逃生,34人被埋。到19日20时,已找到27名遇难者,5人受伤,还有2人下落不明。该公司2006年在《水电开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对安全防汛工作做了规定,2007年4月编制了《2007年防洪度汛报告》,同年6月编制了《槟榔江苏家河水电站工程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也针对强降雨预报发出了《关于提前做好暴雨预防工作的通知》。由于槟榔江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土质疏松,加之该流域连日出现强降雨天气(72小时内降雨量达198毫米),又因对预案、“通知”未真正落实,导致泥石流灾害引发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7月20日1时15分,青海省贵德县,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四工程局第一分局拉西瓦水电站施工工地,发生岩体滑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11人轻伤。岩体滑塌原因初步分析,由于拉西瓦地区属于高原干旱地区,但今年该地区降雨偏多,仅7月1日至19日,降雨量达58.4毫米,且由于连续9天降雨,引起2600米高程处岩体的力学参数降低导致突然滑塌,经过2530米、2460米两个平台后,崩解落入垂高140-310米的施工作业区,分别造成在2460米、2290米高程进行大坝浇筑作业的两个工作面作业人员伤亡和部分设备设施严重损坏。
  上述三起由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除客观因素外,主要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一是未有与当地气象、水利、水文、地质、国土资源等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未有及时掌握灾害信息,搞好预测预警;二是对本地区可能发生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事故灾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防范不力,有的单位虽然有安排、有要求,但未有落实,未有事先采取措施,撤离人员、转移设备;三是应急管理不到位,未有制定预案,或有预案而未启动,未有加强值守,反应迟钝,救助不力。教训十分深刻。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对近期发生的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和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水、泥石流、坍塌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防止因自然灾害引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汛期安全生产,提出以下要求:
  一、加强汛期组织领导,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切实搞好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汛期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落实预案,补充、储备防排水设备和物资,切实做到领导、组织、队伍、预案、物料五落实,确保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渡汛。
  二、做好灾害预警预报,制定抢险应急救援预案。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水文、地质、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洪水、泥石流、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及时向有关企业和当地群众通报情况,指导督促企业和群众做好防范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细化各项措施,落实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演练,保证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加大水害隐患排查力度,落实雨季防范措施。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查找本地区、本单位汛期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结合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要将煤矿和其它矿山矿井、施工工地、职工作业和休息场所、水电站、水库大坝、尾矿库、电厂灰坝等作为近期的重点进行监督监察,发现重大隐患要立即责令整改。要密切注意矿区或施工场地、职工住地(所)等其它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段,特别是对本地区数天连续降雨的情况更要严密监视,加强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防范,提前采取措施,撤离人员,转移设备,防止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四、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应急值守,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畅通。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强汛期的安全调度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的畅通。要密切掌握本地区、本单位汛期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尤其要掌握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危害情况,出现重大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同时,要积极搞好自救,配合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五、加强汛期防洪安全教育。各地区、各单位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汛期安全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对已制定的预案进行广泛宣传,告知职工和周边群众,进一步增强企业干部职工和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做好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工作。要加强企业与地方的配合,搞好地企联动,开展联合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部、财政部关于国际经济合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财务部


对外经济贸易部、财政部关于国际经济合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1993年10月5日,对外经济贸易部、财务部

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基金的管理,进一步用好基金,特对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经贸部、财政部颁发的《国际经济合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作如下补充:
一、各借款单位在申请合作基金时必须随申请文件报送使用借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以及公司资金运用情况。
二、为便于掌握合作基金的使用情况,各借款单位应将有关借用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财务报表及时报送经贸部和财政部。
三、根据目前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合作基金的年费率从一九八九年四月一日起调整为人民币借款年费率为4%,美元借款年费率为5%,一九八九年四月一日前的借款从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年费率也按此办理。
四、借款单位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归还借款,应在一个月前用书面向经贸部申请延期,经审查认为理由正当,可以同意延期。但年费率按中行和建行规定的贷款利率计算。如申请延期理由不充分,不予延期,从逾期之日起,按中行和建行规定的贷款利率并加收20%计取管理费。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政发[2005]3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湖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州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湖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开发行为,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及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开发是指利用市、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为增加耕地或可调整为耕地的其它农用地,对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层在30公分以上,集中连片3公顷以上的具有利用潜力的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平原荒地和河滩、湖滩、溪滩等未利用土地以及废弃的园地,通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开发利用的行为。
  第三条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全市土地开发的业务主管部门,其他涉及这项工作的部门应密切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吴兴、南浔区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开发项目的规划、立项及其实施管理,并指导德清、长兴和安吉县的土地开发工作。
  第四条 土地开发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第五条 土地开发可与土地整理、村庄整治、小流域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利基本建设等结合进行。
  第六条 土地开发项目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验收。
  第七条 土地开发的立项及实施,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 立项申请。乡镇人民政府经论证,对认为可行的项目应征得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向市、县国土资源局提出立项申请。
  (二)项目审批。县国土资源局派员到实地进行现场踏勘论证,认为确实可行的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现状地形图的测量和规划设计(比例1:2000),由县国土资源局按照法定权限批准并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市区的土地开发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
  (三)项目实施。项目经批准立项后,乡镇人民政府应按照项目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四)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初验申请,由县国土资源局初验合格后报请市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市区的土地开发项目竣工后,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市国土资源局验收合格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第八条 各县区及乡镇组织实施土地开发,必须确保土地开发工程质量。山坡地开发应形成水平带梯田,地块面积一般不小于3亩,并有必需的排灌设施,防止水土流失。纳入基本农田保护的项目,应按照《湖州市土地整理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严格施工,竣工后设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凡有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必须返工,并视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九条 采取下列措施,鼓励开展土地开发
  (一)土地开发经费补助。各县土地开发经费的补助标准由县确定。市区的补助标准为:开发后新增有效耕地用于占补平衡的,每亩补助1000元;开发后纳入基本农田保护的有效耕地,每亩补助1500元。对组织实施的乡镇或村给予项目补助资金6%的工作经费;对开发业绩显著的区,给予奖励。
  土地开发补助经费乡镇应设专户,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移作它用。
  (二)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进行土地开发,对土地开发后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市或县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和个人长期使用,使用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十年。
  (三)市、县区政府应对土地开发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 土地开发经补助后形成的耕地指标,由市、县政府统一使用。
  第十一条 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应加强开发土地的权属管理。土地开发前,应严格界定土地权属;土地开发后确需调整权属的,乡镇人民政府应提供由相关土地权利人(包括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签订的土地权属调整协议,重新确定土地权属,做好土地变更登记,切实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