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临床验证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7-01 00:27:2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2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临床验证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医药管理局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临床验证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7年7月18日,国家医药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管理局或相应的医药管理部门,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医疗器械产品临床验证暂行规定》经广泛征求各省、市有关单位的意见后,现印发给你们,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医疗器械产品临床验证暂行规定
一、适用范围
医疗器械在投入市场前应进行临床试用。临床试用分为临床研究和临床验证两种方式。临床验证适用于某些临床机理成熟,并且已有国家(行业)产品标准或专用安全要求的医疗器械产品。
二、临床验证的前提条件
(一)该产品已具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的产品标准;
(二)该产品的型式试验已完成,并有合格结论。
三、临床验证单位
临床验证至少应在二个地级市以上临床单位进行,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确定,特殊情况由注册主管部门指定。
临床验证单位不包括参与产品研制人员所在单位。
四、临床验证人员
进行临床验证的人员应具有与被验证医疗器械类型相适应的医务技术级别和资历。
进行临床验证的人员有权向临床验证的委托人索取与临床验证有关的资料,熟悉医疗器械的使用,与委托人协商提出临床验证方案;在临床验证过程中,应有应急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进行临床验证的人员应向委托人及医疗器械行政监督管理部门通报临床验证中出现的副作用和事故情况。
五、临床验证方案
(一)临床验证方案应由进行临床验证的人员与临床验证的委托人协商制定。
(二)临床验证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临床验证的项目内容;
2 参加临床验证人员的姓名、资历和任职部门;
3 临床验证的总体设计,应包括病种、病例、疗程、对照组设置和持续时间等内容;
4 临床性能效果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统计处理方法;
5 副作用预测及事前应采取的措施。
六、临床验证期限和病例数
--------------------------------------------------------------------------------
| 产品类型 | 最低验证期限 | 最少病例数量 | 最少试用 |
| | | (每个病种、每家医院) | 产品数量 |
|----------------|----------------|--------------------------|------------|
| 有源植入物 | 半年 | 3~20 | 3~20 |
|----------------|----------------|--------------------------|------------|
| 无源植入物 | 半年 | 5~20 | 5~20 |
|----------------|----------------|--------------------------|------------|
| 放射诊断器械 | 3个月 | 50 | 1~2 |
|----------------|----------------|--------------------------|------------|
| 避孕器械 | 1年 | 1000 | 1000 |
|----------------|----------------|--------------------------|------------|
| 放射治疗器械 | 3个月 | 30 | 1~2 |
|----------------|----------------|--------------------------|------------|
| 其他器械 | 3个月 | 30 | 2 |
--------------------------------------------------------------------------------
七、临床验证报告
(一)临床验证报告应由进行临床验证的人员签名,并有其所在医院管理临床验证的部门(处、科、室)批语盖章;
(二)临床验证报告的内容:
1 验证委托人单位、姓名,及验证器械名称、规格型号;
2 验证的病种、病例总数和病例的性别、年龄、分组分析;
3 对照组设置和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及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4 临床验证数据分析;
5 临床验证效果分析;
6 临床验证结论(包括该器械的适用范围、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故障及返修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7 临床验证中出现的副作用事故的说明、分析及改进情况;
8 临床验证报告有效期2年。
八、豁免临床验证
某些应进行临床验证的产品,其生产者可以按情况及条件提出豁免临床验证申请。
申请豁免临床验证一般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 非植入性医疗器械;
2 不是应用超声或微波、激光X线、伽玛线,以及其他放射性粒子作治疗源的治疗设备;
3 注册产品和市售已证明安全有效的产品在结构原理、主要功能及指标、使用操作规程等方面相同或相似;
4 产品一旦发生故障,不会造成使用者或操作者死伤等重大伤害事故。
九、本规定作为《医疗器械产品临床试用暂行规定》的补充和完善,有关临床试用中临床验证的要求按本规定执行。


关于调整中央在京企业住房公积金主管部门编号的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关于调整中央在京企业住房公积金主管部门编号的通知
国家机关房资字[2000]07号



各中央在京企业房改办:
  根据《关于中央在京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实行归口管理的通知》(国管房改字[1999]277号)文件精神,中央在京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与中央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全国军队和武警部队脱钩后,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已直接归口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管中心)管理,但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银行联网系统中,各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在京单位仍沿用原属部委的住房公积金主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编号。主管部门编号是住房公积金经办银行和国管中心分类统计汇总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住房公积金有关数据的重要检索编码,目前,各中央企业的主管部门编号已不能正确反映其目前的隶属关系,也不适应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要求。为准确使用主管部门编号,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现将调整中央企业住房公积金主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编号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经商住房公积金经办银行决定,从新的住房公积金年度即2000年7月1日起,各中央企业在国管中心住房公积金银行联网系统中的主管部门名称和主管部门编号分别调整为附表一所列名称和编号(表中未列的中央企业其主管部门编号不变)。已开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中央企业其主管部门编号由银行按照附表一统一调整为新编号,新开户的单位在填写开户登记表时,应根据现在的隶属关系按附表一所列编号填写“主管部门名称”和“主管部门编号”。
  二、各中央企业作为本企业在京单位的住房公积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下属在京单位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的培训、文件转发等工作。
  三、为全面准确调整各中央企业下属在京单位的主管部门编号,各中央企业须将其下属在京独立核算单位的名称及其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情况(见附表二)于6月10日前报送国管中心(机要交换号034国管局住房资金中心)。
  接此通知后,各中央企业房改部门要组织所属在京单位将《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在京单位住房公积金情况调查表》(附表二)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并将调整后的“主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编号”及时通知各下属单位。
 附表一:《中央企业主管部门编号一览表》
 附表二:《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在京单位住房公积金情况调查表》

二○○○年五月八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1995年3月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推定)

  乔 石   田纪云   王汉斌   倪志福   陈慕华(女)
  费孝通   孙起孟   雷洁琼(女) 秦基伟   李锡铭
  王丙乾   帕巴拉·格列朗杰    王光英   程思远
  卢嘉锡   布 赫   铁木尔·达瓦买提    李沛瑶
  吴阶平   曹 志